从价格表现来看,FTM 币的走势堪称 “过山车”。2021 年,其价格曾从 0.02 美元飙升至 3.4 美元,涨幅超 170 倍,吸引了大量投资者跟风入场。然而,这种暴涨并非基于实际价值,而是源于市场炒作和资金推动。2022 年加密货币市场寒冬中,FTM 币价格暴跌至 0.1 美元,跌幅超过 97%,无数高位接盘的投资者血本无归。2023 年虽有短暂反弹,但始终未能重现昔日 “辉煌”,价格长期在 0.2-0.5 美元区间波动,完全受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向操控,毫无稳定性可言。
FTM 币的所谓 “价值支撑” 充满迷惑性。Fantom 平台宣称采用 “ Directed Acyclic Graph” 技术,能实现高速交易,FTM 币则被定义为支付 gas 费、治理投票的工具。但这类技术叙事缺乏实际落地场景,全球 90% 以上的区块链项目均面临应用困境,Fantom 也不例外。其生态中活跃的多为投机性去中心化金融(DeFi)项目,本质是资金游戏,而非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应用。截至 2024 年,Fantom 平台的日活用户不足 1 万,交易规模仅为以太坊的 0.3%,所谓的 “技术优势” 并未转化为真实需求,FTM 币的价值根基极为薄弱。
我国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态度早已明确。2021 年多部委联合发文指出,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,相关交易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。FTM 币作为虚拟货币的一种,其交易、兑换、持有等行为均不受法律保护。投资者若参与 FTM 币交易,不仅面临价格暴跌的风险,还可能因平台倒闭、黑客攻击等问题导致资产损失,且无法通过合法途径维权。2023 年,某虚拟货币交易所因合规问题被查处,平台上的 FTM 币无法提现,数千名用户的资产被冻结,至今未能追回。
更隐蔽的风险在于 “项目方操控”。FTM 币的发行总量由项目方决定,早期团队持有大量代币,可通过 “解锁抛售” 影响价格。2022 年,Fantom 团队解锁价值 1 亿美元的 FTM 币并在市场抛售,直接导致币价单日暴跌 40%,这种 “割韭菜” 行为在虚拟货币市场屡见不鲜。普通投资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,根本无法预判项目方的操作,只能被动承受损失。
相比之下,我国合法的金融市场有完善的监管体系和风险防控机制,股票、基金等投资品种虽有波动,但受法律保护,且有实际企业价值或资产支撑。FTM 币这类虚拟货币,本质是没有价值的数字符号,其交易活动纯粹是零和博弈,有人盈利就必然有人亏损,最终只会加剧财富分配的不公平。